第一階段—艱苦創業階段
- 發布時間:2020-10-11 19:36:03
- 訪問量:
第一階段—艱苦創業階段
- 發布時間:2020-10-11 19:36
- 訪問量:
一、艱苦創業階段(1958-1975年)
杭州汽輪動力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為杭州汽輪機廠。
1955年,杭州市下城區新華路上五家鐵鋪組成的鐵器合作生產組織擴大成為了“杭州第三鐵器合作社”(簡稱:“鐵器三社”)。其后,“鐵器三社”更名為杭州市農業機械廠。
1958年3月舉行的華東地區經濟協作會議決定成立杭州汽輪機廠;6月底,成立杭州汽輪機廠籌建處。1958年7月底,杭州市農業機械廠和杭州閘口電廠汽輪機試制小組并入杭州汽輪機廠籌建處,并將籌建處遷至體育場路333號(現為杭州劇院地塊)的杭州農業機械廠內。
(圖注:建廠初期,杭州汽輪機廠武林門舊址1958年10月初;省人委批準在杭州半山北郊興建杭州汽輪機廠,建設規模為年產30萬千瓦汽輪機,總投資1700萬元。10月20日,半山廠址破土動工)
(一)茅草棚里的金鳳凰
1958年,杭汽輪汽輪機廠籌建處干部員工在簡陋的茅草棚里,成功試制了本省第一臺750千瓦電站汽輪機。被當時來廠參觀的捷克專家譽為“茅草棚里飛出金鳳凰”。
(圖注:當年在上海汽輪機廠等兄弟廠的幫助下,工廠試制成功了本省第一臺750千瓦汽輪機,試車結果,質量完全合格;當年工廠試制成功的本省第一臺750千瓦汽輪機在浙江電廠安裝)
(二)初期技術發展
1962年,企業自行設計制造成功第一臺多級背壓式工業汽輪機,跨出了設計制造工業汽輪機歷史性第一步。
杭汽輪在1961-1962年連續兩年被全國風機行業評為“發展產品品種優勝單位”。
1970年6月成功澆出本廠第一爐合格鑄鐵件。隨后,鑄工車間宣告成立,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熱加工生產體系。
(三)“一期擴建”
1973年,企業開展了為期兩年的“一期擴建”,廠區新建面積11700平方米、新建宿舍8000平方米,新增金屬切削機床81臺。
(四)第一套國產30萬噸合成氨工業汽輪機研制
1975年杭汽輪研制了我國首套國產30萬噸合成氨裝置驅動用工業汽輪機,確立了企業在國內研發制造變轉速,變工況的工業汽輪機領域里的主導地位。
(圖注:為上海吳涇化工廠年產30萬噸國產合成氨裝置提供的6種10臺工業汽輪機在滬投產運行成功)
底部聯系信息
- 官方微信 -
